高的問題而無法通過存貸款渠道為企業改善資產負債表。所以美國選擇的路徑是通過證券化企業的資產并由居民端購買。這種路徑下,企業獲得資金,投資新產能。”王涵說。
在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在完成利率市場化之后快速發展,MBS余額從1980年的111億美元大幅增長至2007年的9.3萬億美元,同期住房抵押貸款的資產證券化率也從7.6%上升至64%,極大促進了美國金融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在中國,到目前為止,個人房屋貸款的余額已達10萬億左右,這是MBS潛在的存量資產。
在MBS業務中充當中介機構的券商和基金,似乎都對這項創新業務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一家正在與多家銀行洽談MBS業務的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說,短期內受限于規模,作為發行人和受托人的券商可能并不能獲得太多的收益,但長期來看,利潤會可觀。另外,參與這類業務,也為未來銀證資產證券化合作積累寶貴經驗。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個人房屋貸款余額達到了10萬億元左右,如果按照一半額度發行MBS,相當于市場重新獲得4~5萬億的流動性。考慮到銀行隨之對個貸業務積極性的增加,個貸規模會大幅提升。”杭州一位房地產基金老總說。
“從發行人的角度,即便收取0.1%的通道費,那就是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收入。”上述房地產基金老總說,關鍵是看能否找到風險要求高、收益要求低的資金。
“各大銀行都在穩步推進資產支持證券業務的發展。目前MBS主要在銀行間發行,到明年應該會呈現較大的效果,此后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投資者趨于多元化,有望增大整體市場規模。”中信證券一位知情人士稱。
“MBS和REITS這兩項呼吁了多年的金融業務,將改變房地產市場的資金來源。MBS的核心是,證券化后,資本將是全球化的。如果考慮到滬港通的推進,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將獲得極低的資金成本。獲得這些融資道后,銀行只要稍稍讓出0.5個點的利差,就可以把現在10萬億的貸款資產存量放大到20萬億甚至更多。”前述基金人士稱。
現實骨感
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負責人告訴本報,除交行外,數家國有大行都在制定MBS試點方案,其中建行和招行均有過類似的業務嘗試,“今年7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行了一款MBS,目前還有數單產品由銀行上報管理層。”
“從國外的經驗看,MBS在房地產市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國內市場有大量短久期高收益的產品,MBS動輒10年以上的期限,和相對較低的收益率,如果沒有像兩房那樣的投資者,很難做大規模”。一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人士表示。
經濟觀察報了解,國內數家大型券商均參與到交行MBS方案的制定工作中。其中一位券商人士透露,“實際上產品雛形已經完成,但由于這類產品期限設計一般在10~15年之間,利率相對偏低,銷售前期溝通的效果尚不明顯。”
浦發銀行的報告還稱,MBS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第一,目前市場短久期、高收益的替代性資產較多,在投資者風險偏好較高時,MBS資產可能缺乏吸引力;第二,在整體金融機構的負債久期下降時,長久期的MBS資產尋找資金對接難度較大;第三,過去10年是房地產的繁榮期,微觀定價中缺乏違約率、提前償還率等參數的可靠經驗估計。
興業證券王涵認為,央行要推動資產證券化來穩定房地產市場,實際上有兩條路徑:一是央行通過貸款給國開行,而由國開行來購買商業銀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也就是中國版QE;另一種是居民端自愿購買資產證券化產品,從而銀行得以騰出放貸額度發放更多按揭貸款。
浦發銀行10月9日發布報告稱認為,MBS未來或成為中國央行定向刺激的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