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不銹鋼是什么鋼?
不銹鋼是鋼的一個種類,鋼是指含有碳(C)量在2%以下的稱之為鋼,大于2%是鐵。鋼在冶煉過程中加入鉻(Cr)、鎳(Ni)、錳(Mn)、硅(Si)、鈦(Ti)、鉬(Mo)等合金元素改善了鋼的性能使鋼具有了耐腐性(即不上銹)就是我們常說的不銹鋼。
二、為什么不銹鋼有不同的鋼號?
不銹鋼在冶煉過程當中,由于加入合金元素品種不同,不同品種加入量的不同。其特性也是不同的,為了加以區別則冠上了不同的鋼號,下面是常見裝飾用不銹鋼不同鋼號“合金元素”含量表僅供參考:
三、 什么樣的不銹鋼不易生銹?
影響不銹鋼銹蝕的主要因素有三點:
1. 合金元素的的含量。一般地說鉻的含量在10.5%鋼就不易生銹了。鉻鎳的含量越高防腐性就越好,如304材質鎳要的含量在8-10%,鉻的含量達到18-20%,這樣的不銹 鋼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生銹的。
2.生產企業的冶煉工藝也會影響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冶煉技術好、設備先進、工藝先進的大的不銹鋼廠無論是在合金元素的控制,雜質的去除、鋼坯冷卻溫度的控制都能得到保證,因此產品質量穩定可靠,內在質量好,不易生銹。反之一些小的鋼廠設備落后,工藝落后,冶煉過程中,雜質不能去除,生產的產品難免會生銹。
3. 外部環境,氣候干燥通風好的環境不易生銹。而空氣濕度大,連續陰雨天氣、或空氣中含酸堿度大的環境地區就易生銹。304材質不銹鋼,如果周邊環境太差也是會生銹的。
四、不銹鋼就是不帶磁,不帶磁就是好不銹鋼嗎?如果微帶磁了就不是304了嗎?
很多客戶到市場買不銹鋼,自身帶一塊小磁鐵,看貨時吸一下,認為吸不上的就是好不銹鋼。不帶磁就不會生銹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不銹鋼帶不不帶磁是組織結構決定的,鋼水在凝固過程當中由于凝固的溫度不同會形成“鐵素體”、“奧氏體”、“馬氏體”等不同組織結構的不銹鋼,其中“鐵素體”“馬氏體”不銹鋼都是帶磁的。而“奧氏體”不銹鋼其綜合力學性能,工藝性能可焊性都好,但僅從耐腐蝕性而言帶磁的“鐵素體”不銹鋼要強于“奧氏體”不銹鋼。目前市場流通的高含錳少含鎳的所謂200系列、300系列不銹鋼也不帶磁,但其性能與高含鎳的304的差距很大,反而,304經過拉伸、退火、拋光、鑄造等工藝處理也會微帶磁性,因此用不銹鋼帶不帶磁來判斷不銹鋼的優劣是一種誤解,也是不科學的。
五、 不銹鋼為什么也會生銹?
當不銹鋼表面出現褐色銹斑(點)的時候,人們大感驚奇:認為“不銹鋼不會生銹的,生銹就不是不銹鋼了,可能是鋼質出了問題”。其實,這是對不銹鋼缺乏了解的一種片面的錯誤看法。不銹鋼在一定條件下也會生銹的。
不銹鋼具有抵抗大氣氧化的能力一即不銹性,同時也具有在含酸、堿、鹽的介質中耐腐蝕的能力即耐腐蝕性。但其抗腐蝕能力的大小是隨其鋼質本身化學組成,相互狀態,使用條件及環境介質類型而改變的。如304材料,在干燥清潔的大氣中,有絕對優良的抗腐蝕能力,但將它移到海濱地區,在含有大量鹽分的海霧中,很快就會生銹的。因此,不是任何一種不銹鋼,在任何時候都能耐腐蝕,不生銹的。
不銹鋼是靠其表面形成的一層極薄而又堅固細密的穩定的富鉻氧化膜(防護膜),防止氧原子繼續滲入、繼續氧化,而獲得抗腐蝕的能力。一但有某種原因,這種薄膜遭到不斷的破壞,空氣或液體中和氧原子就會不斷滲入或金屬中鐵原子不斷地析離出來,形成疏松的氧化鐵,金屬表面也就受到不斷的銹蝕。這種表面膜受到破壞的形式很多,日常生活中多見的有如下幾種:
|